#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中东乱局中的“中俄伊”大三角
最近这段时间啊,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战火越烧越旺,两边都摆出一副谁也不肯退让的姿态。特别是伊朗,以前都是小打小闹地回击一下,这次可是直接对着以色列的要害下手了。
不但袭击了以色列的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连他们的核设施也被炸得不轻。之后我们看到以色列那边到处是火光冲天,场面特别惨烈。
眼看着伊朗和以色列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中国、俄罗斯还有印度赶紧开始撤侨了。毕竟从各种迹象来看,美国好像随时都要插一脚。
之前美国已经在中东部署了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现在又派出了尼米兹号航母往中东开。而且美军还把30架大型加油机布置在中东地区。这意思就是说,就算美军自己不直接动手对付伊朗,也会站在以色列这边帮他们一把。
所以呢,外面就有人开始议论了,说这个所谓的“中俄伊”大三角到底靠谱不靠谱?
那这个“中俄伊”大三角到底是谁提出来的呢?查了一下现有的资料发现,这个说法最早是由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提出的。他在《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和地缘战略》这本书里提到过这么个想法。
布热津斯基说,要是中俄伊这三个国家能够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大三角”,那在亚欧大陆上就能形成一种稳定的地缘政治关系。这个“大三角”的影响力能覆盖整个欧亚大陆的地缘板块。
俄印伊有可能结成大三角
这三个国家一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特别稳固的“铁三角”,那对美国在亚欧大陆上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可就有大麻烦了。
这就跟布热津斯基说的那个“大三角”理论差不多意思。
西方地缘政治理论的发展脉络
“大三角”这个概念虽然说是布热津斯基提出来的,但它的思想根源其实更早、更深。实际上,可以追溯到麦金德的经典“世界岛”理论。
麦金德从19世纪末期英国和沙俄在中亚、中东甚至近东地区争夺霸权的历史中总结出一个观点:谁能掌控以中亚为核心的“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导整个世界。反过来,那些被排除在“心脏地带”之外的竞争者就会失去对世界的掌控力。
从麦金德的“心脏地带”以及所谓的“中亚世界岛”理论出发,后来的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像斯皮克曼这些人,又进一步提出了“海陆二元对抗”的理论。他们认为,二战结束后,旧大陆(欧洲)和新大陆(美洲)之间的对抗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基本模式:以苏联为核心的亚欧大陆陆权国家和以美国为核心的新大陆海权国家之间的较量。美国要想在美苏争霸中获胜,就必须阻止苏联掌控亚洲大陆。
后来,凯南等人又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强调美国应该通过控制亚欧大陆的“边缘地带”来平衡苏联,并与之展开战略竞争,最终还通过支持西欧来对抗苏联。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的布局,以及美国在东南亚和巴基斯坦的战略部署,都可以追溯到斯皮克曼和凯南的这些理论。
布热津斯基的“大三角”理论
所以啊,从这个角度看,布热津斯基提出的“大三角”理论,其实根本上还是从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和斯皮克曼的海陆对抗模型来的。
布热津斯基觉得,要是中国、俄罗斯和伊朗这三个国家能联合起来,那就能把整个中亚的世界岛给围住。而且还能抵消美国在周边地区的战略影响。具体来说呢,中国可以对付美国在岛链和东南亚的影响;俄罗斯对付美国在西欧的影响;伊朗对付美国在中东的影响。最好呢,这三国还能一起把美国的势力赶出亚欧大陆,让美国变成一个孤零零的海外国家。这对美国一直以来的“离岸平衡”策略简直就是致命一击。不仅削弱了美国对亚欧大陆的控制力,还降低了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这就叫“大三角”理论。
按照这个理论,布热津斯基的意思是,通过让美国在旧大陆的力量被削弱,让它只能待在海外当个孤家寡人。但他也挺担心旧大陆又会出现像苏联那样的超级大国。他想把美国的势力赶出旧大陆,但在怎么应对旧大陆的问题上,又陷入了自己的思维定式里,有点纠结。
美国的联盟体系与挑战
你知道吧,美国在对付旧大陆那些陆地强国的时候,用的是挺经典的联盟策略。
比如冷战初期,在欧洲搞了个北约,在亚洲弄了个东南亚条约组织,还拿石油美元去拉拢沙特。再就是在中东扶植以色列这个“棋子”,跟英国一起支持约旦的哈希姆家族,搞得整个中东地区的势力平衡特别复杂。
所以呢,布热津斯基琢磨着怎么对抗美国在亚欧大陆上的影响力,最后也就只能想到联盟这种办法。像中国和朝鲜结盟啦,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抱团啦,后来还提出了所谓的中俄伊联盟。
不过很明显啊,布热津斯基的想法有点跟不上现实情况,甚至和他的我们的战略构想也不太一样。
当然我说的不是什么海陆对抗模式有问题,美国那三条岛链确实一直都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待着呢。
地缘政治里的假象与真相
美国对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以及菲律宾的战略布局一直都在维持着。对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宫古海峡和对马海峡的控制也是实实在在的。这确实属于典型的海权国家对付陆权国家的手法。
但布热津斯基一走远,原本的真理就可能变成谬误了。
其实我们对这种对抗性联盟没多大兴趣。中国跟俄罗斯、伊朗虽然有合作,但真没结成什么联盟。
对俄罗斯,尽管我们强调“背靠背”,但实际上我们的战略重点是向东,而俄罗斯的战略倾向是向西,所以双方从未形成过真正的联盟关系。不然在俄乌冲突时,我们也不会选择中立立场。
而且在朝鲜半岛问题和中亚事务上,中俄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分歧的。这点我们承认,但我们采取的是务实态度,在合作的基础上求同存异。
至于中伊关系,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联盟。中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说白了就是反制美国。
美国在中东搞得很复杂,既拉拢沙特王室用石油美元捆绑,又扶持约旦哈希姆家族来牵制沙特,还让以色列去震慑不服气的势力,最终在中东形成了相互制衡的局面,大家互相盯着,谁也不敢乱来。
中国为何不与俄罗斯伊朗结盟
要说美国在中东的盟友嘛,除了以色列以外,其他的中东国家基本上都算是美国的“塑料盟友”,就是那种表面上看起来关系不错,但实际靠不住的那种。
那为什么以色列不是“塑料盟友”呢?因为它跟美国的关系可不一样。用个不太恰当的说法,以色列可以说是美国的“亲儿子”。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那是全方位的,从军事到经济,啥都管。
咱们对中国来说,中东的战略布局其实跟美国差不多。就是想办法让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保持一种力量均衡,然后咱们自己就当那个平衡手,跟两边都发展合作关系。能合作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呗。
所以啊,不管是对俄罗斯还是伊朗,咱们的态度就是客观上觉得这两个国家在自己的战略方向上干得挺好的,值得肯定。主观上呢,也确实跟这两个国家保持着一定的合作关系。但从整个战略大局来看,咱们跟俄罗斯、伊朗其实算不上是传统意义上的盟友。要是非得给个说法的话,那顶多算是一种“同路人”。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做盟友可不容易,尤其是当老大的盟友。你想想啊,你当老大,你那些小弟要是闯祸了,你不帮着收拾烂摊子,他们可能反过来捅你一刀。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到处认盟友,在东欧拉了一堆小弟,结果后来俄罗斯打到家门口了,美国却不愿意出面帮忙,最后搞得自己的信誉受损。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咱们宁愿把俄罗斯和伊朗当成“同路人”,也不愿意称它们为盟友。这样更安全些,免得哪天它们闹出什么事端,咱们跟着受牵连。
避免与盟友承担不对等责任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因为跟这些国家是盟友,就背着它们承担过多的责任,也不会在根本不需要的地方白白消耗自己的实力。
中国战略眼光的世界多极化布局
说得直白点,为了盟友付出代价、帮别人做嫁衣,这可不是什么傻事儿,反而是很有战略眼光的选择。
咱们现在对俄罗斯和伊朗的操作,其实跟中国的“世界多极化”战略挺一致的。就像二战刚结束时,罗斯福想通过联合国构建的那种国际秩序一样。
简单说,就是把全世界分成几个大的地缘政治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主导国,再加几个有分量的区域国家。不同区域之间保持力量平衡,区域内呢,主导国和那些区域国家相互牵制。这样就不会再有那种超级大国横行霸道的情况了。
你看,我们现在对俄罗斯、伊朗,甚至对自己,其实都在践行这个多极化理念。比如东亚、东欧、中东这些地缘政治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主导国。
如果这些区域都能自己掌控命运的话,那美国就没法在这儿站稳脚跟了。到时候,美国可能就得退回它自己划定的地缘政治区域——美洲,专心当美洲的老大,最多在欧洲还能有点影响力,用来牵制俄罗斯。
所以啊,像布热津斯基提出的那个中俄伊“大三角”对抗模式,在我们看来太低端了,完全不符合我们的战略思维。
中东乱局中的安全阀
我们要的不是换汤不换药,把旧联盟换成新联盟,而是彻底拆掉那些靠地缘政治搭起来的政治和军事集团,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让各个地区的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既然中俄伊这个所谓的“大三角”关系不存在了,那我们怎么看伊朗和以色列打得不可开交呢?这事得从叙利亚说起。去年底阿萨德政府快撑不住的时候,别说我们不管,伊朗也顾不上,俄罗斯也一样。结果伊朗失去了在叙利亚的前沿防御阵地,直接被以色列打到了家门口。以色列的飞机在叙利亚上空来去自如,省了不少时间。
再看看我们这边,现在叙利亚可能都已经跟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勾搭上了,开始往中亚渗透。如果伊朗这时候垮了,我们的“一带一路”就没法向西推进,国家安全也会受到威胁。而且现在的以色列,已经用实际行动打破了中东的战略平衡。自从特朗普上台后,以色列仗着美国撑腰,在中东越来越嚣张。
所以这个时候,伊朗其实起到了一个安全阀的作用。它虽然跟以色列冲突不断,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以色列的行为,避免了整个地区的局势失控。
中东战略格局新观察
同时呢,中东也有那么几个国家能对以色列,甚至背后站着的美国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要是我们不管不顾,让以色列继续胡来,那美国及其代理人在这片区域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壮大。
从本质上讲,这跟我们追求的多极化世界是不相符的,也完全不符合咱们中东的战略利益。要是中东所有国家在面对美国和以色列的时候都只能干瞪眼,那美国肯定会在中东进一步压缩我们的战略空间。就拿叙利亚举例吧,要是这个国家彻底投向美国,咱们还能在中东说上话吗?这个问题值得好好想想。
当然啦,咱们可不能老是带着大国的傲慢心态去看别人。虽然咱们的实力很强,工业也很发达,在全球治理方面更是领先,但也不能因此就觉得其他国家都是“虫豸”。其实啊,世界上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像咱们这么厉害,比如说伊朗。伊朗的革命卫队组织了民兵队伍在路上查车查房,还真就查出了摩萨德的据点。所以啊,咱们不能因为自己优秀就觉得其他国家脑子不好使,也不能因为别人不如咱们就觉得咱们能搞定一切。其他国家不会拖咱们后腿,咱们也要正视自己的优缺点,这一点很重要。
伊朗的潜在优势与制胜策略
简单来说呢,咱们得好好利用现有的条件,不管是好是坏,再加上一点点外援,就能保住自己国家的利益。同时呢,还得维持整个地区的力量平衡,最后把这个平衡用在和强大对手的斗争里,让全世界的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这才是咱们真正需要关注的重点。
至于伊朗嘛,只要能把核武器研究出来,把军工厂藏到深山老林里,美国和以色列就拿它没办法。这样,伊朗就能保证自己有造导弹的能力。未来几十年里,伊朗可以时不时地去炸美军基地或者以色列,把他们拖进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到最后,美国和以色列肯定扛不住,必输无疑。
现在看到美军往中东增兵,好像要动手的样子。但我得说啊,打仗这事儿,最后还是得靠陆军解决。美国和以色列的陆军那水平,别说打伊朗了,就连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和也门的胡塞都对付不了,还想打败伊朗?简直是天方夜谭!
所以,伊朗最好的选择就是继续把工厂往深山里搬,只要自己够硬气,就算美国把所有的航母都派到中东也没用。更何况,美国现在也凑不够十一艘航母。
表面上看,伊朗好像是挺危险的。但实际上呢,越是这种绝境,反而越有机会翻身。我坚信,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伊朗的!
富灯网配资-互联网股票配资-配资行情网-炒股配资手机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